大动脉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院开展风湿科多学科MDT模 [复制链接]

1#
6月13日,我院风湿病科收治了一位“反复发热2月,肢体疼痛1周”的男性患者,32岁,司机。2月前受凉后发热,无明显伴随症状,起初拟感冒对症处理,约2周体温正常,但体温正常后约1周再次出现发热,在外院感染科住院诊治,期间多次化验单报告显示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数值升高,抗核抗体报告显示抗SSA-Ro60KD阳性,具体诊断用药不详,约1周体温控制正常,给予出院。患者出院3天后出现双上肢、双小腿疼痛,逐渐加重,因疼痛剧烈行走较困难,遂来我院风湿科就诊,行核酸检测,排除新冠肺炎后拟“肢体疼痛查因”收住,入院当日测体温39.5℃。入院后选择疼痛最明显的双小腿部位行磁共振检查,提示双侧小腿周围软组织大片水肿,我院查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数值仍升高,降钙素原正常,抗核抗体仍提示抗SSA-Ro60阳性,抗核抗体定量为96.34IU/ml。胸部CT、血常规、类风湿因子、TORCH、传染八项、肺炎支原体抗体、肌酶、PPD、大小便常规均未见明显异常。综合该患者不规则发热2月、对称性肢体疼痛1周、目前尚无某一系统疾病的典型表现、血沉及C反应蛋白持续升高、抗SSA-Ro60阳性、抗核抗体定量数值轻度升高、其他常规指标无明显异常,初步分析肢体疼痛、发热均为炎症反应引起,非感染非肿瘤性炎症可能性较大,依据非感染非肿瘤性炎症思路处理用药后肢体疼痛缓解,体温正常。风湿科科内病例讨论认为,该患者症状虽暂时得到控制,但尚未做到明确诊断,存在误诊漏诊风险,建议申请多学科讨论。6月16日下午,风湿科向医务科提交了《医院院内多学科会诊申请单》,医务科审查同意后,于6月17日下午4点组织了由肿瘤科主任刘振昌主任医师、重症医学科主任焦常新主任医师、病理科主任张国强副主任医师、磁共振室主任高友富副主任医师、血液科董金伟副主任医师组成的多学科(MDT)小组,业务副院长刘磊全程参与指导讨论,风湿科主任张金山副主任医师主持讨论。张金山首先介绍了申请本次MDT讨论的目的。一是诊断方面:依据非感染非肿瘤性炎症思路处理,该患者当前虽体温持续保持正常,肢体疼痛症状明显缓解,但依据现有的诊断条件仍不能诊断某一具体疾病,存在误诊漏诊的风险。二是治疗方面:非感染非肿瘤性炎症思路指导的用药主要为干预炎症的过程,并不是干预炎症的上游原因,存在药物用多久停、药物如何减量、停药后复发等问题,如不能做出疾病诊断,在对治疗方案疗效的预判方面不能做到可预见性。管床医生徐孟丽通过PPT演示,向多学科MDT小组详细汇报了患者的基本情况、入院情况、现病史、既往史、外院及本院检查检验结果、治疗经过和现状,并提出了具体会诊理由。MDT小组按照会诊讨论流程听取病史汇报并集体查房,之后重点围绕发热和肢体疼痛症状的特征、实验室指标及磁共振提示的影像学组织异常改变、是否进一步完善活检和病理检查展开讨论,最终综合临床特征,以磁共振提示的异常组织改变为立足点,认为该患者的发热及肢体疼痛原因感染性、肿瘤性、外伤性依据均不充分,形成非感染非肿瘤性炎症思维认识和诊治该患者的总结性意见,但强调了鉴别诊断和病情随访的重要性,并做好同患者的病情沟通。业务副院长刘磊最后指出MDT是集多学科领域专家意见,避免专业局限性和临床思维的局限性,最大限度的避免误诊漏诊,鼓励今后科室多开展此类活动,让部分疑难杂症患者在我院变得不再疑难,持续性提升我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更好的服务区域内就诊患者。(撰稿人:张盼盼)

张金山简介

风湿科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全国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安徽省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安徽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病医师分会常委,安徽省全科医学会风湿免疫与骨关节病专业委员会常委,阜阳市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委兼秘书长,擅长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血管炎、肌炎皮肌炎等风湿免疫病的治疗。

医院风湿科简介

医院风医院中第一家成立的风湿科,属安徽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单位,科室现有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3人。科室发展定位两个方面:一是提供规范的风湿病诊疗技术,解决本地区风湿病患者就诊问题;二是提供风湿病患者慢性病管理工作,方便风湿病患者长期随访。科室成立后诊治了大量风湿病患者,包括部分疑难危重风湿病人,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经验。科室除提供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常见风湿病的规范化诊治,还全过程诊治了许多像成人斯蒂尔病、大动脉炎、风湿性多肌痛、ANCA相关血管炎、重症狼疮、间质性肺炎、皮肌炎/肌炎等疑难少见风湿病,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在风湿病患者中享有较好声誉。科室今后发展除继续为风湿病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技术,还致力于风湿病科普工作,借助互联网媒体平台,传播正向性风湿病知识,改变社会对风湿病的错误认识,营造科学的风湿病社会认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