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明朝最会玩的男人旅游30年不工作,还比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大皮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点击上方蓝字免费订阅??

来源国馆(guoguan)

在明朝,有的人立志当文人,如徐渭;有的人立志当圣人,如王阳明。

有的人,啥都不想,只想按兴趣活着,却活成大家羡慕的样子。

徐霞客就是这样的人。

他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最佳代言人。

不用上班,旅游30年...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徐霞客*山探幽作者:胡定元

01想要外出旅游,你得有钱吧?巧了,徐霞客家里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有钱到什么程度?祖上的田产,有一万两千多亩。除了有钱,他家还有文化。他爷爷的爷爷徐经,中过举人,和唐伯虎一起赴京赶考。抵达京城后,哥俩小酌几杯,一来犒劳舟车劳顿,二来期盼金榜题名。酒过三巡,唐伯虎说,我觉得今年会考XX,然后这样那样答题,定能得高分。没想到真给唐伯虎押题押对了,那年科考,就这哥俩得了高分。于是大街小巷都在传这两人肯定是买了考题,这事引起一场科考舞弊风波,最终,哥俩被判终生不得参加科考。“千辛万苦进京赶考,竟落得如此下场!”徐经一气之下,立下了别具一格的家训:读书只为陶冶情操,不想陶冶就不读,科举功名乃是浮云,不想考就不考。有了这条家训,徐家人专心经商人,每到节假日都会更新朋友圈:我希望你们都拥有爱情,而我只要有钱就行。▲徐霞客作者:关山月02从此,徐家人开始放飞自我:做官多没意思啊,做个“万元户”多得劲。这种思想,也传给了徐霞客父亲徐有勉(-)。有一回官员来拜访徐有勉,他竟然从后门跑了出去,宁愿游山玩水,也不愿接待官员,还有一次和朋友喝酒,朋友说你这么有钱,要不随便买个官来玩玩?他父亲立马急了,然后和朋友干了一架,他父亲说最厌恶晚明官场的黑暗。受到父亲的影响,徐霞客打小就不喜欢入仕,就爱看一些《山海经》《水经注》这些课外读物,有一回上课,夫子在讲台上说论语,小徐同学在台下竟“噗嗤噗嗤”的笑出声来。老师走过来,一把夺过他手中的论语,好家伙,封面是《论语》,翻开一看是旅游攻略。把夫子直接气得毛都炸起来了,罚他背论语,啥时候背会了才能回家。学校里总有这样的人,不爱读书,成绩却好得很,小徐同学就是这样的人。小徐清了清嗓子,一字不差地把论语背完了,然后屁颠屁颠回家去了,留下老师在风中凌乱…其他的小孩,放学回家还要被父母抓着写作业,上晚自习,他倒好,一放学,就跑到城外山头上,看落日去了。相对于“修身齐家治国”,他更喜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也就是那个时候,一粒成为旅行博主的种子,就在他那稚嫩的心里种了下来。

▲徐霞客青山观瀑图作者:王明明

03作为旅游博主,得先有粉丝吧。他的第一个粉丝,就是母亲。19岁那年,父亲去世,徐霞客守孝三年之后,心里直痒痒,想要外出解放自我。但他是一个很孝顺的孩子,此时母亲已年过60,他深知“父母在,不远游”这个道理,到底是自己生出来的,徐母看出了自己儿子的心思,跟他说:虽然父母在,不远游,但游必有方,大丈夫就应该志在四方!还亲自给儿子做了一顶旅游专用的帽子,对他说,出去的时候,记得把你看到的写下来,回来讲给我听,让我这个老太太开开眼界。每次送徐霞客外出旅游,徐母故意加快脚步,走在儿子前面,以显示自己身体硬朗,无需为她担心。其实自从父亲去世之后,家业大不如前了,好在有徐母操劳着,一切安好。有了母亲无条件的支持,徐霞客开始了自助游。每次外出,都告诉母亲归期,做到“游必有方”。每次回来,都会带些奇花异果送给母亲。给老母亲讲述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其他人听了,都觉得他不务正业。唯独徐母听了,竖起大拇指:我儿有这般经历,不愧为男子汉大丈夫!但要成为知名博主,只有一个家属粉是不行的,除了徐母,他还有一个重量级粉丝,当时大明的文坛领袖钱谦益。虽然贵为文坛一哥,但钱谦益一生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只是*山。当徐霞客拿出自己的游玩日记,钱谦益彻底折服了,说:此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徐霞客乃千古奇人。有了文坛大V的手动点赞,徐霞客出名了,很快有了众多粉丝,成为知名旅游博主。▲旅游鼻祖徐霞客作者:范曾04徐霞客的旅游,跟现在人的旅游不一样。现在的人出去旅游,都是工作累了,想出去看看山,玩玩水,吃吃当地特色美食,追求的是“放松、享受”。而徐霞客反其道行之,放弃富家公子的优越生活,投身于荒山野岭。要知道在没有人迹的荒野里,钱也不抵用,挨冻受饥、风餐露宿是常有的事。他专挑别人没走过的路,上山一条路,下山必是另一条路。徐霞客爬上嵩山万岁峰后,决定走另外一条路:西侧陡壁。他抓着野藤顺势往下滑,不料越滑越快,完全失控,他只能死死抓住,直到跌入谷底,他低头一看,双手血迹斑斑,衣服破烂不堪,待他抬头一望时,只见奇石怪树,浮云飞瀑。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就这样,他发现另一个打卡景点:崇山奇景——西沟。像这样险些丢性命的事,徐霞客雨遇到过很多次。有一次在湘江河上,他正在船上睡觉,突然遭遇强盗。旅费被洗劫一空,随身的书文也沉入江低,要不是他跳水逃命,早成了强盗的刀下*。央视曾对徐霞客做过介绍,栏目名叫《走进科学》,是不是一脸问号???说好的只是“世界那么多,我想去看看”,怎么就变成了走近科学了呢?其实,旅游博主只是世人对他的肤浅认识而已,他真实的面目,不只是游山玩水,还有探索名山大川的奥秘。游*山时,他爬上莲花峰顶,认为它才是*山最高峰,而不是天都峰,还写下名句“五岳归来不看山,*山归来不看岳”。经现代测绘专家鉴定,莲花峰的确是最高峰,仅比天都峰高出54米。到湖南茶陵时,当地人说,麻叶洞里有妖怪,凡是进去过的人都没再出来过。他偏不信,拿起火把就往洞里走,大半天都没出来,洞口前的吃瓜群众都认定他被妖怪吃掉了,结果徐霞客大笑着走了出来,说里面美得很!去广西时,除了看桂林山水甲天下,还考察地理地貌,得出了“岩洞是由水冲刷浸蚀”的重大发现,比欧洲科学家早了上百年。梁启超说,中国实地调查的地理书,当以《徐霞客游记》为第一部。徐霞客,不仅仅是旅行家,更是一名探索真理的科学家。▲徐霞客先生造像作者:*胄05崇祯十三年(年),53岁的徐霞客,深入云南瘴气之地,因常年行旅,积劳成疾。他在游记上写道“两足俱废、心力交瘁”,眼看就要死在路上了,还好云南土司派人送他回家。次年正月,在家因病去世。在临终前,有人来看他:“你走了一辈子的路,最后连性命都搭上去了,值得吗?”徐霞客回:“西汉张骞开辟道路,未见昆仑山。唐朝玄奘、元朝耶律楚材奉皇上的使命,才有机会西游。我不过是一个老百姓,一根竹杖,一双鞋就去到*河、沙漠地带,登上昆仑山区,走过西域,留名很远的国家,与前面三人合而为四,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在那个科举兴盛、追求入仕的年代。有这样一个人,不求利禄,不求名望。用双脚,丈量华夏大地,用一生,探索山川河流。他本可以做一个衣食无忧的富二代,却偏要深入孤山野岭30余年,3次遇盗,4次绝粮,徒步21省,上百次出生入死,依然没有阻挡他前进的脚步。古代很多文人,总说理想是天下,却从没去看过天下,而徐霞客,从不说理想是天下,却走遍了大半个天下。真正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见到了天下,所以天下也见到了他。▲徐霞客像作者:王为*06当年明月写《明朝那些事儿》时,前面写了很多名声赫赫的人物,开创霸业的皇帝朱元璋、朱棣,千古名将常遇春,徐达等等,最后他却用了“徐霞客”这个不起眼的人物作为结尾。当年明月这样写道:我之所以写徐霞客,是想告诉你:所谓百年功名、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与一件事情相比,其实算不了什么。这件事情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讲了那么多,我想说的是,徐霞客最该给人记住的,不是他“说走就走”的旅游人生,而是他不落世俗,敢于追求自己理想的大胆活法。▲徐霞客作者:颜宝臻资料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徐霞客游记》陈锡良:《驳所谓徐霞客的“污点”“劣迹”》新湘评论:《刘汉俊:记住作为科学家的徐霞客》央视:《走近科学:徐霞客(一个人的国家地理)》人民日报:《那个孤独而伟岸的身影——写在徐霞客诞辰周年之际》作者国馆:用文化温暖人心,让好书滋养心灵,以好物点缀生活。每天8点,分享有深度的好文,品味有内涵的好书,遇见精致有品的美物。

免责声明:本文配图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侵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