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谈心肌梗死的中医常用方药与针灸推拿 [复制链接]

1#

(一)单方、验方

(1)水蛭:研粉,1次3g,温水冲服,每日3次。

(2)大川乌头、穿山甲、红海蛤各g,捣为末,1次用15~20g,另将葱白捣汁和上药成饼,直径5cm,外敷左右脚心,再令其坐于密室,两脚置于热水盆中,使其出汗,感下肢发麻后停止。1周2次。治疗半身不遂。

(3)桑枝、柳枝、苏木、艾叶、鸡血藤各50g,煎水3桶,浸泡手足至腕踝以上,1次15~20分钟,每日1次。治疗手足挛缩。

(二)中成药

(1)醒脑静注射液:麝香、郁金、冰片、栀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的功效。肌内注射,1次2~4ml,每日1~2次。静脉滴注,1次10~20ml,用5%~10%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ml稀释后滴注,或遵医嘱。用于气血逆乱,脑脉瘀阻所致中风昏迷。

(2)清开灵注射液:由胆酸、水牛角、珍珠母、栀子、板蓝根、金银花、黄芩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的功效。用于火毒内盛所致的热病,神昏,中风偏瘫,神志不清,烦躁不安。肌内注射,每日2~4ml。重症患者静脉滴注,每日20~40ml,以10%葡萄糖注射液ml或氯化钠注射液ml稀释后使用。

(3)川芎嗪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盐酸川芎嗪,2,3,5,6-四甲基吡嗪盐酸盐,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全、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及其他缺血性血管疾病,以本品注射液40~80mg(1~2支),稀释于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ml中静脉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每日1次。

(4)血塞通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的功效。用于中风偏瘫,瘀血阻络证。1次mg,每日1~2次,肌内注射;1次~mg,用5%~10%葡萄糖注射液~ml稀释后缓缓静脉滴注,每日1次。

(5)中风回春丸:由红花、川芎、丹参、土鳖虫、牛膝、桃仁、鸡血藤、茺蔚子、白花蛇、地龙、威灵仙、木瓜、忍冬藤、络石藤、伸筋草、当归、全蝎、蜈蚣、僵蚕等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的功效。用于痰瘀阻络所致的中风,症见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言语謇涩,口舌歪斜。1次1.2~1.8g,每日3次,口服;或遵医嘱。

(6)华佗再造丸:主要成分为川芎、吴茱萸、冰片等。具有活血化瘀、化痰通络、行气止痛的功效。用于痰瘀阻络之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症见半身不遂,拘挛麻木,口眼歪斜,言语不清。1次4~8g,每日2~3次;重症1次8~16g,口服;或遵医嘱。

(7)银杏叶片:主要成分为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用于瘀血阻络所致的中风,症见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口服,1次2片,每日3次;或遵医嘱。

(三)针灸治疗

针灸在病情平稳后即可进行。针灸治疗原则:按照经络理论,可根据不同分期、不同证候选择合理的穴位配伍和适宜的手法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体针、头针、电针、耳针、腕踝针、眼针、腹针、梅花针、耳穴敷贴、灸法和拔罐等。

临床可分为中脏腑、中经络,采用传统针刺方法辨证取穴和循经取穴。主穴:肩髃、极泉、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丰隆、解溪、昆仑、太冲、太溪;闭证加十二井穴、合谷、太冲;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在选择治疗方案的同时,根据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常见症状,如吞咽困难、便秘、尿失禁、尿潴留、复视、语言障碍等加减穴位。如吞咽困难可加翳风等,或采用咽后壁点刺等;尿失禁或尿潴留可加针中极、曲骨、关元等,局部施灸、按摩或热敷。

(四)推拿治疗

依据辨证论治原则,根据肢体功能缺损程度和状态进行中医按摩循经治疗,可使用不同手法以增加全身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抑制痉挛和被动运动等。避免对痉挛组肌肉群的强刺激,是偏瘫按摩中应注意的问题。按摩手法常用揉法、捏法,亦可配合其他手法如弹拨法、叩击法、擦法等。

(五)食疗

脑梗死的发病与患者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饮食方面患者要做到定时、定量、定质进餐,摄入高不饱和脂肪酸、高纤维、优质蛋白,低脂肪、低盐饮食。

(1)黑木耳6g,用水泡发,加入菜肴或蒸食。

(2)吃鲜山楂或用山楂泡开水(胃酸过多者不宜)。

(3)饭后饮食醋5~10ml(消化性溃疡和胃酸过多者不宜)。

(4)天麻焖鸡块:母鸡1只(约重1g),天麻15g,调料适量。将天麻洗净,切薄片,放碗内,蒸10分钟取出;鸡去骨,切成3cm左右的块状,用油氽后,捞出备用。将葱、姜用油煸出香味,加入鸡汤和调料,倒入鸡块,天麻片,文火焖40分钟。功效平肝熄风,养血安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