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打造卒中防治体系,开辟区域生命绿洲 [复制链接]

1#

本文转自:常州日报

□本报记者陈荣春通讯员刘华联吴洁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通常分为缺血性(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出血)两大类。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人会发生卒中,每6秒钟就有一个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一个人因卒中而残疾。在我国,脑卒中是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原因。数据显示,年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有万名脑卒中患者,当年新发脑卒中患者达万名,万人因脑卒中死亡。

作为常州地区唯一的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医院、国家卫生健康委脑防委和中国卒中学会双认证的高级(综合)卒中中心,市一院卒中中心在国内率先建立“发现-转运-救治”网络体系,打造从社区筛查到院前急救,从急性期溶栓取栓救治到出院后连续化随访干预,集“防、治、康、宣”功能于一体的区域卒中诊治全周期、全流程医疗服务体系,为卒中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守护龙城百姓健康。

苦练技术介入取栓水平国内领先

院到静脉溶栓开始给药)时间从起初的80分钟缩短至41.62分钟,最快的仅12分钟。”市一院急诊科主任王大明介绍。

中心年在国内率先开展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介入取栓治疗,近年来平均每年完成多例手术,去年达到多例,手术数量和质量均位居国内前列,数千名像葛先生这样的患者得以延续生命,提高了生存质量。

正是得益于扎实的内功,市一院卒中中心取得累累硕果,先后被国家卫生健康委脑防委和中国卒中学会认证为“高级卒中中心”“综合卒中中心”,成为“江苏省省级卒中救治中心”,并连续3年蝉联国家级“五星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年11月被国家卫生健康委脑防委认证为首批脑卒中动脉取栓技术培训基地,去年再次被授予常州地区唯一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

“谢谢你们,把我从鬼门关拉了回来!”68岁的葛先生患有高血压多年,一天下午在公园散步时,突然觉得头晕眼花,脚上有麻木感,慢慢倒了下去。被紧急送到市一院后,葛先生被诊断为左侧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串联闭塞,属于典型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市一院卒中中心团队争分夺秒开展救治,立即进行血管再通手术,没几天,葛先生就出院了。

年,市一院以神经外科为核心,整合神经内科、急诊科、医学影像科、麻醉科、神经康复等相关专业骨干力量建立卒中中心,汇集神经科学及临床医学的先进诊疗理念与技术,建立从院前急救到住院治疗再到康复理疗的全过程、全方位立体诊疗模式。

卒中中心始终将医疗技术视为治病救人的根本。多年来,团队成员历经一次次拼尽全力的奔跑、一个个无眠之夜的坚守、一台台精益求精的手术,磨炼出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提升了卒中诊疗水平。目前,中心治疗范围涵盖脑血管病各个病种,常规开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和取栓治疗,颈动脉、椎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成形术,各项动脉瘤栓塞术和夹闭术,脑血管畸形栓塞和切除术等。

其中,中心9年就开展脑梗死急诊静脉溶栓治疗,近年来每年溶栓治疗多例,“平均DNT(患者进入医

构建体系从绿色通道到2小时救治圈

塞,团队立即开展手术,将闭塞的血管顺利打开,张先生得以脱离生命危险。

时间就是大脑。无论是缺血性脑卒中还是出血性脑卒中,从发病到救治的时间越短,越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尤其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更是如此。专家介绍,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目前最常推荐的做法是在4.5小时内开展静脉溶栓治疗,以及在6小时内开展动脉取栓治疗。

为缩短脑卒中救治时间,提高脑卒中救治成功率,市一院卒中中心在省内率先建设卒中患者绿色通道,按照卒中单元模式管理,优化脑血管病诊治流程,通过药物、介入、手术、康复等各种先进诊疗手段,为患者制定规范、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但放眼全市,医院脑卒中救治水平参差不齐,居民脑卒中常识匮乏,如何才能为全市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脑卒中救治服务?

年,市一院卒中中心牵头建立常州市急性脑梗死2小时救治圈,在国内率先建立“发现-转运-救治”网络体系,把急性缺血性卒中绿色通道延伸至院前、院间,通过网络联系、双向转诊、技术下沉等模式,建立涵盖区、县医院的急性脑梗死救治圈协作组,明显提升我市及周边区域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的数量和水平。

在此基础上,年又在市卫健委支持下牵头发布常州市脑卒中急救地图,并作为地图管理单位进一步打造以市一院卒中中心为龙头的常州城市卒中急救体系,为全市及周边地区群众提供有效的脑卒中救治服务。

但在市一院卒中中心副主任、神经外科主任彭亚看来,这样的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我们期待,未来通过5G、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完成初级医院的影像、数据实时传输,实现‘呼救、定位、上车即住院’的智能化卒中救治绿色通道,医院前就可以‘看’到患者,将DPT(患者从来院到股动脉穿刺成功时间)缩短至15-20分钟,努力打造卒中1小时黄金救治圈。”

“90后”张先生在金坛工作,一天上班时突感眩晕,长时间没有好转,医院,经检查为脑梗死,随即转送至市一院。得益于常州市急性脑梗死2小时救治圈,患者还在路上时,卒中中医院发来的信息,对患者病情有了初步判断,迅速开启绿色通道,患者到院后直接被送入抢救室。检查显示,患者为椎动脉夹层造成的右侧椎动脉急性闭

关口前移“筛查和干预”助力预防

“我父亲这是第3次中风了,这次中风过后,喝水特别容易呛,怎么办?”听说市一院开设了脑心健康管理师门诊,张女士早早陪着父亲前来咨询,并得到专业而详尽的回复,“这个门诊很好,医护人员耐心细致地检查病人的情况,并针对性给出专业的建议,很好地消除了我们的烦恼。”

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变化,脑卒中也呈现出年轻化趋势,20多岁的脑卒中患者也不鲜见。市一院连续十年参加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建立稳定专业的院外-院内筛查项目工作团队。其中,院外筛查项目工作团队先后走进五星、永红、北港、西夏墅等地,对40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信息采集和卒中风险评估,对筛出的高危人群或既往有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人群,及时进行干预和随访。

院内筛查项目工作团队以脑心健康管理师为主,对住院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随访计划。去年年底,为更好地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指导,市一院又开设脑心健康管理师门诊。

“我们有专业的健康管理师,会对卒中高危人群和脑卒中患者的用药情况、卒中危险因素的控制、血液检测结果、生活方式等进行综合评估,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和指导,对预防卒中发生、复发起到了积极作用。”市一院神经内科副主任盛世英介绍。

那么,脑卒中可以预防吗?应该怎么预防呢?

研究发现,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吸烟、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脑卒中家族史,是脑卒中的8项危险因素,有超过3项及以上因素就是高危人群,有高血压、糖尿病、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之一就是中危人群。

专家认为,除了年龄、性别、遗传、种族等不可控因素外,预防脑卒中应重视“健康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此外,还应主动了解脑卒中的识别方法,记住FAST评估法、“中风”口诀等。一旦自己或身边人群出现这些症状,及时拨打,送到就近医院尽早诊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