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血管大世界防治脑梗后遗症,保护好微血 [复制链接]

1#

来源:金融界资讯


  脑梗急性期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时间窗内给予血管再通治疗,如溶栓、取栓等,让血液尽早输送到缺血的脑组织中。既往研究显示,71%的患者在治疗后获得了成功的再灌注,但只有27%的患者在90天内无残疾。专家指出,这可能与脑梗发生后,微血管损伤导致脑组织损伤有密切关系。


  保护微血管,才能实现脑梗有效治疗


  我们的大脑中几乎每个神经元都有来自微血管的血液供应,并且微血管占脑内血管总量的90%以上,它们是将血液运送到脑细胞的最后通道。因此,尽管脑梗患者在进行血管再通治疗后,开通了脑部梗死区域的大血管,但依然不能完全改善微血管损伤,部分区域血液还是无法有效运送到缺血的脑组织。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做完溶栓和取栓治疗的患者,脑梗的症状却得不到改善。


  有研究显示,如果脑梗后患者的微血管结构与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恢复,复发的风险就会增加3倍以上,存活者中约75%可能会丧失劳动能力,约50%以上的患者出现抑郁、认知功能障碍等。因此,当下国内心脑血管领域权威专家都在强调血管保护、尤其是微血管保护在脑梗死防治中的临床价值。


  微血管病变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荣获国家科技大奖


  近年来,医学界逐渐认识到微血管病变累及心、脑、肾等多个脏器的共性病理特征,也是其临床疗效难以提高的关键因素。国内外学者以期探寻微血管疾病共同防控策略。


  “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这一研究项目围绕微血管病变国际难题,分别从理论、机制、临床三个方面开展研究,阐明了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肾病等难治性疾病发病的共性机制是微血管病变,而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则是治疗微血管病变的核心机制。该项目利用国际公认的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开展了大量的临床试验。基于中医理论研发的通心络胶囊等系列通络药物,在心脑血管病的防治中取得了极好的疗效。


  国家计划项目验收专家组指出:本研究系统阐明脉络学说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作用机制,取得中医药治疗微血管病变重大突破”。年,该项目荣获了年度生命科学领域唯一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年12月,我国首部《中国多学科微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在北京发布,共识中明确指出通心络胶囊可通过改善微血管内皮功能等机制改善微循环。


  临床研究证实,通络治疗可有效改善脑梗患者神经功能


  通络治疗微血管病变的核心机制是保护微血管内皮,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改善脑梗缺血区的微循环。第一,通心络胶囊可以延长微血管内皮细胞在缺血、缺氧环境中的存活时间,提高微血管的抗冲击能力,使其能在大血管疏通之后仍然维持正常的血流通路,供给大脑营养;第二,通心络胶囊可以促进缺血区域微血管的新生,为其开辟新的血液通路,从而改善缺血区域的血液供应。以此两条途径,通心络胶囊能明显提高脑梗的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使半身不遂、语言不利、肢体麻木、情绪低落等症状消失,从根本上改善脑梗患者的生存质量。


  基于脉络学说指导下、通过国际公认循证医学临床研究方法开展的系列通络药物研究进一步证实了通络治疗在保护脑梗死后微血管,改善血脑屏障功能和内皮功能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其中,“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TISS研究)”纳入例发病72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患者,初步结果证实,通心络胶囊治疗90天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神经功能。


  医院黄一宁教授开展的临床研究显示,对于发病24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可减少再灌注异常区域面积,比对照组多减少23%,增加脑供血,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医院刘鸣教授完成的一项荟萃分析共纳入39项临床研究(例患者),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可改善急性脑梗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有效率比对照组高16.4%,且不良反应少。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推测我国心脑血管病患病人数总计3.3亿人,其中脑卒中万。脑卒中是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成年人残疾的首位病因。通络治疗可保护和修复脑梗患者的微血管,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提高生活质量,为患者带来多重获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