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
“附子”是因为“附乌头而生”而得名。李时珍解释乌头、附子的关系时,用了多见的芋来作比喻。乌头好比是“芋魁”(俗称芋头婆),附子则像是围着“芋魁”生长的芋子。也就是说,乌头、附子同为一种植物,但乌头为主根,附子是栽培品的旁生块根(子根),临床运用则以附子为多。
如果说大*、*连是中药寒性药的代表,那么热性药则要首推附子、乌头了。附子作为回阳救逆药,是张仲景挽救阳气衰微(包括今所谓休克)、阴寒内结的主药。所以古人称赞它有“退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之功”,能“斩关夺将”。此外,附子、乌头还能散寒、除湿、止痛,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寒湿疾病,如寒疝腹痛、阳虚水肿、心腹冷痛、风寒湿痹等等。若辨证得当,常可药到病除。成药附子理中丸,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多种疾病效果也很好。
药用历史
据考证,乌头可能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药物之一。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有“堇”字,汉代的贾逵认为“堇”就是乌头。公元前7世纪的骊姬曾“置堇于肉”来谋害*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也用上了乌头,因此,乌头作为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一批药物之一,应该毫无问题。
翻开中国古代的本草典籍,可见到有乌头、附子、天雄三个看似不相干的药名,其实,他们是“一母同胞”,均源于毛茛科(Rantlnclalaceae)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baeliiDebx。这种植物的干燥母根入药,称乌头;其干燥子根,直接或经加工后入药,分别称附子或制附子;根部为一体、细长较大者称为天雄。版《中国药典》收载乌头为中药川乌和附子的法定原植物来源种。
中药乌头与附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记载煎乌头汁为“射罔”,可以杀禽兽。这说明最晚在汉代,人们已经会提取乌头的有*成分制成箭*来猎取禽兽。要将*性这样大的药物用于治疗,显然必须经过炮制减*。最晚在东汉末张仲景《伤寒论》中已经熟练掌握了炮制附子的技术,在《伤寒论》方中,有附子者,多达21方。
然而附子毕竟温热性强,若炮制不当,还会有*性,因此古代不同的学术观点,对附子的评价也就相差很大。例如元代滋阴学派领*人物朱丹溪虽然承认附子可以适当用来温阳行湿,但他指出,乌头之类的药物,气壮形伟,若习惯将它们“用为治风之药及补药,杀人多矣”。明代的温补学派则把附子看成温补命门之火的要药,极力推崇。清代以后,温病学派兴起,用药以清凉为主,对附子类的药畏之如虎。此风一直蔓延到民国初期。但四川有一些医家,善用附子等热性药,人称“火神派”。出生于四川的民国间名医祝味菊,也善于使用附子。他后来在上海行医,用药独树一帜,得了个绰号“祝附子”。
历史上,关于乌头与附子有很多传说,人们根据植物母根状如倒圆锥形,似乌鸦头,冠以乌头之名。而子根依附于母根,如母子相伴,称之为附子。古人将生乌头捣汁、晒干成膏,用做箭*。猎户、战将开弓放箭,可使猎物倒地,敌人落马,主要是因乌头碱可以迅速发力侵袭心脏与神经系统。
炮制工艺
用*剧药治疗疾患,民间俗称以*攻*,但这里有一个副作用的问题。中医早已认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中医药理论中又有一个祛邪不得伤正的说法,即治病不可伤身。如何做到呢?中医药的独特之处在于合理处方与精心炮制,前者通过药物的合理搭配,相互制约,减少*副作用;后者使用各种炮制技术,改变药性,减*增效。
仅就乌头类药物的炮制而言,古代中医早已积累了大量减*增效的方法。四川省江油县,大诗人李白的故乡,也是目前附子加工方法最齐全的地方。在历史上有记载的附子炮制方法有几十种,现不少已经失传或基本不用,现存的附子炮制方法大约有九种。附子在炮制过程中,原来生品中所含有的*性很强的双酯类生物碱,水解为*性较小的单酯生物碱。
现在市场上最常见的炮制附子有三种,即“盐附子”、“黑顺片”和“白附片”。经过炮制的附子,其*性可以降低70%~80%,与中医理论认为炮制后峻烈之性大减相合。
正确运用
中医理论认为,川乌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主治风寒湿痹、诸寒疼痛、跌打损伤。临床上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手术麻醉、头痛、牙痛、中风、外科疮疡等病的治疗。常用处方有复方乌头汤、小活络丹等。
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祛除寒湿的功效,主治元阳衰微,阴寒内盛,风寒湿痹,水湿肿满。现代临床还将附子用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心律失常、感染性休克和多发性动脉炎等病的治疗,常用处方有四逆汤、回阳救逆汤等。
乌附的安全用药为历代医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