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涛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387123.html杨庭树教授
医院心血管病中心
CCE大会主席
1肾动脉狭窄的患病率
目前尚无确切的肾动脉狭窄流行病统计学资料,但据一般研究报道:
(1)在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中肾动脉狭窄患病率为6%;
(2)在6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行血管造影发现肾动脉狭窄者19%~30%;
(3)因外周血管疾病造影检出肾动脉狭窄者50%;
(4)肾血管性高血压占全部高血压患者的1%~5%;
(5)晚期肾功能不全者15%~20%由肾动脉狭窄所致。
2肾动脉狭窄病因学
(1)动脉粥样硬化(70%~90%);
(2)肌纤维发育不良(18%);
(3)多发性大动脉炎(10%);
(4)其他:肾动脉瘤、肾动脉栓塞、肾动脉损伤、腹部肿瘤压迫;
(5)肾移植术后约10%的移植肾动脉发生狭窄。
3肾动脉狭窄可造成严重的临床后果
(1)高血压且药物难以控制;
(2)急性心力衰竭或发作性肺水肿,尤其晨起或夜间出现一过性的急性左心衰竭和肺水肿;
(3)缺血性肾病/肾脏萎缩,双侧或一侧肾动脉严重狭窄时,肾功能随着病程而进行性下降,药物难控制性高血压又是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原因。
4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依据
(1)肾动脉狭窄呈进行性发展,严重的肾动脉狭窄(70%)尤其合并糖尿病者,在短期内即有可能发生完全性闭塞;
(2)肾动脉完全闭塞将导致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或心绞痛,且肾动脉严重狭窄伴肾功能不全者其预后差,5年存活率仅为18%,10年存活率仅为5%;
(3)药物治疗肾动脉狭窄无效,而外科治疗其手术死亡率较高(5.6%),若同时已伴有肾功能不全,术后5年存活率仅达52%。
5肾动脉介入治疗适应证
6目前肾动脉介入治疗的专家共识
(1)高血压患者存在单侧或双侧肾动脉狭窄(>70%),对降压的效果差;
(2)正常肾功能、或肾功能轻度或中度受损的单侧或双侧肾动脉狭窄(≥70%)的患者;
(3)反复发作的一过性肺水肿的单侧或双侧肾动脉狭窄(≥70%)的患者;
(4)跨狭窄压差≥20mmHg,平均压差≥10mmHg;
(5)只适于药物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同时存在肾动脉狭窄(≥70%),且反复发生高血压危象;
(6)因肾动脉闭塞或次全闭塞而出现急性或亚急性肾功能衰竭或无尿症;
(7)支架适用于①经皮肾动脉成形术(PTRA)后残余狭窄30%%,或术后平均压差>5mmHg;②PTRA后再狭窄;③PTRA后急性夹层;④肾动脉钙化较明显、偏心性病变。
7肾动脉介入治疗禁忌证
8肾动脉介入治疗操作技巧
多数患者均可经股动脉穿刺途径完成肾动脉介入治疗,如双侧股动脉同时合并狭窄性病变而不适宜行动脉穿刺插管,或是肾动脉开口及其走行朝下且与主动脉之夹角过于狭小,此时可选择经桡动脉或肱动脉穿刺径路插管。
肾动脉支架多选用球囊扩张型支架,如果病变累及肾动脉开口或近开口处,应注意支架应完全覆盖病变,可让支架突出主动脉内1-2mm。
目前常用的肾动脉支架为直径5-8mm/支架长度12-18mm的金属裸支,如肾动脉直径在4mm以下,可考虑应用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
9肾动脉介入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肾动脉支架术推荐预先进行球囊预扩张,但应注意避免造成血管严重的撕裂或闭塞;
(2)肾动脉支架多选用球囊扩张型支架,肾动脉主干直径5-7mm,长约15-25mm,应注意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支架直径和长度;
(3)肾动脉主干直径小于5mm,可选用直径4-4.5mm的药物洗脱支架;
(4)如果病变累及肾动脉开口或近开口处,应注意支架应完全覆盖病变;
(5)支架释放后退出支架导管时,应避免盲目用力直接退出导管,可先将指引导管略回送至支架开口处,最好能进入支架内,然后将球囊导管收回到指引导管内再回撤出。
10肾动脉介入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特殊问题
(1)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急性肾功能衰竭;
(2)斑块脱落造成微血管栓塞;
(3)球囊扩张肾动脉时造成肾血管撕裂/穿孔;
(4)支架安放后移位/脱落;
(5)造影剂肾损害。
为预防肾功能在术后进一步恶化,对于术前已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受损的患者,术前应适当进行水化,术后应继续水化24-48小时,同时建议选用对肾脏影响较小的造影剂(如威视派克)。
11血管远端保护装置在肾动脉介入治疗的应用
A:AngioGuard(Cordis)远端保护装置;
B:置入支架过程中AngioGuard远端保护装置释放状态;
C:支架置入后AngioGuard远端保护装置回收状态。
12药物洗脱支架的初步应用
13影响肾动脉支架疗效的因素
14小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