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必杀技涨知识原来LBBB也会导致胸痛 [复制链接]

1#
治疗皮肤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780762.html
栏目简介

《必杀技》是"心在线"医院赵运涛医生及其团队独家合作的专栏,每周四与您相约。"福尔摩斯医生"目光犀利,能从细微之处洞察临床事件本质,并教给您临床诊断的必杀技能。

本期导读

临床中,遇到胸痛患者时,医生们心中一定有千千万万的头绪飘过“AMI?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气胸?带状疱疹?.......”。本期,“福尔摩斯医生”将介绍M.E.Josephson教授(其所著《ClinicalCardiacElectrophysiologyTechniquesandInterpretations》被美国心脏电生理学界认为是心脏电生理学的圣经)在年发表于HeartRhythm的一篇文章,即另一种造成胸痛的病因“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

病例资料

74岁患者,因“原发性劳力性胸痛逐渐加重6个月”就诊。静息ECG、经胸骨心脏超声、心肌酶未见异常。冠脉造影显示左前降支(LAD)中段狭窄70%、回旋支(LCX)狭窄50%,LAD置入支架并予以β受体阻滞剂治疗。

8个月后,患者因劳力性胸痛未缓解而回诊,静息ECG和心肌酶依然未见异常。冠脉造影见LAD支架无异常。5个月后,劳力性胸痛加重,甚至静息时也胸痛。此时静息ECG依然未见异常(图1A),但在运动负荷下观察到胸痛与LBBB同时出现(图1B),休息10分钟后胸痛缓解,LBBB同步消失。LBBB出现及消失的过程中,未见心肌缺血表现。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到两次胸痛伴随LBBB。

图1:A静息心电图;B运动负荷下与疼痛同时出现LBBB

讨论

上述病例在疼痛时出现的LBBB,就是“福尔摩斯医生”想传达给大家的另一种胸痛——疼痛性LBBB综合征(PainfulLBBBSyndrome)。其定义为:在没有心肌缺血的状况下,胸痛综合征伴随间歇性LBBB。这一概念在年之前就已经出现,但其机制一直尚未确认。

因间歇性LBBB导致的胸痛与冠状动脉有关?

早前报导因间歇性LBBB导致的胸痛均被认为与冠状动脉有关,例如:血管痉挛、血流动力学改变等。

但是,M.E.Josephson教授却持相反的意见。首先,符合疼痛性LBBB综合征的定义已经限定为,正常的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下发生的胸痛伴随间歇LBBB。其次,这类胸痛伴LBBB的发病及停止,与心肌缺血的证据不一致,即硝酸甘油非但无法缓解疼痛反而诱发疼痛,推测是因硝酸甘油加速心率的药物作用所导致。

同时,血管痉挛也一直是推测的病因,但在胸痛伴间歇性LBBB患者的冠脉注入麦角胺后,其冠脉造影证实血管痉挛并未发生,故可排除这一病因。

此外,间歇性LBBB转为持续性LBBB反而让疼痛症状消失的现象,也不支持此疼痛与心肌缺血有关。

胸痛伴间歇性LBBB的原因是什么?

Virtanen,K.S.教授是第一位推测由LBBB造成的胸痛与室间隔异常运动有关。临床上,记录右心室及双心室起搏在心室收缩时,偶然地患者出现了胸痛,这种现象在导线植入与右心室起搏时很普遍,此时冠状动脉并无病变,反而与食道和皮肤异常感受有关。

上述感受性的神经传导通路包含了脑干内的神经核(孤束核、臂旁核、下丘脑、丘脑)、皮质区(前扣带皮层区)和脑岛(insula)。这些神经核团中整合了内部状态(internalstate)的讯息以及持续的情感处理(emotionalprocessing)。在脑岛中记录到心跳的激发电位与心跳同步,心跳的激发电位振幅与心跳的感受性强度、血流动力学、心电图上的改变有关。透过传入心肌机械受体的信息,心脏的感受性、血流动力学和心电图则产生相应的改变。。

此外,疼痛性LBBB的心电图造成电轴右偏,反应了特异的收缩力模式。这种收缩力与上述患者增加的异常感受,一同作用使患者感受到胸痛。M.E.Josephson教授的文献中提到,如果将心室激动方式由LBBB转变为右室心尖起搏,则疼痛的症状可以被消除。

因此,M.E.Josephson教授认为可从以下两点来观察电生理与疼痛性LBBB的关系:第一,改变起搏位置以及电流强度可以改变患者症状的感受性;第二,心室起搏的模式是控制疼痛的最佳办法,心室起搏可以是右心室、左心室或双心室起搏。那么,由LBBB造成的顽固性胸痛可以考虑置入右心室或双心室起搏器。

心电图是否有特征?

在之前的文章《新发or陈旧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中提到过新发LBBB的maxS/T比值2.5(24小时内平均值1.66,P0.05),在M.E.Josephson教授的文献中,疼痛性LBBB发作时的S/T比值为1.47(P0.05),但是对疼痛性和无痛性的LBBB之间的关系尚未定论。值得一提的是,多数疼痛性LBBB患者并未发展出T波记忆的异常T波形态,说明疼痛性LBBB的时限很短,不至于造成T波记忆。

M.E.Josephson教授整理的几条诊断疼痛性LBBB标准:

1.突发胸痛与LBBB同步发作;

2.胸痛症状与LBBB同步消失;

3.LBBB发作前及发作后,心电图无明显异常;

4.无冠状动脉心肌缺血证据;

5.左心室功能正常,无其他造成胸痛的器质性病变可能;

6.胸痛发作时的低S/T比值1.8。

结论

“福尔摩斯医生”希望通过介绍M.E.Josephson教授的文章,提醒临床医生,遇到胸痛患者时,第一时间的心电图非常重要,了解疼痛性LBBB可帮助医生简单排除危急胸痛。

参考文献(滑动查看)

1.M.E.Josephson,E.R.Ellis,E.V.Gervino,A.D.Litvak,A.E.Buxton,andM.E.Josephson,Painfulleftbundlebranchblocksyndrome:Clinicalandelectrocardiographicfeaturesandfurtherdirectionsforevaluationandtreatment.HeartRhythm,.13(1),-.

2.JaumeCandell-Riera,EnriqueGordillo,GuillermoOller-Mart?′nez,CarlosPena,IgnacioFerreira,andJ.Soler-Soler,Long-TermOut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