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儿结节性脂膜炎,会造成全身多器官损伤, [复制链接]

1#
白癫病有治吗 http://pf.39.net/bdfyy/jdsb/220803/11387079.html

导语:小儿结节性脂膜炎,也称为小儿复发性、热性、节段性脂膜炎、小儿Weber-Christian病、小儿韦伯病。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肌肉和关节酸痛、红斑样的皮下结节、斑块等。临床上多以药物治疗为主,经过积极的治疗,一般症状可以减轻。

01小儿结节性脂膜炎的起因

小儿结节性脂膜炎的发病原因还不清楚,主要是由于脂肪代谢紊乱、食物、药物、细菌感染、红斑狼疮、硬皮病等因素导致。

1、脂肪代谢紊乱

目前已有报道指出,该病与脂肪代谢中的某些酶发生了变异有关,如血清脂酶的轻微升高,或可检测到胰酶及脂酶的活性。

2、过敏症相关

可能是由于各种抗原的刺激,例如细菌感染,食物,药物(如卤素化合物,磺胺,奎宁,锑剂)。

3、自体免疫疾病

该病的发生可能与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有关。

02小儿结节性脂膜炎的征象

临床上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乏力等全身症状,还可出现红斑样的皮下结节、斑块等。也会影响到身体的各个重要器官,导致系统的损伤。

1、全身症状

以发热为主,多为弛张热型,伴有全身不适、乏力、纳差、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

2、皮肤病

大量的大小不一的红色斑点状皮下结节及斑块,质地适中,经常粘附在皮肤上,活动度较小,有明显的触觉和自发性疼痛,在下肢呈对称性分布,但也见于上肢、躯干、面部。可以在数日或数星期之内自行消退。一般情况下,随着热退性皮疹的消失,皮下的结节也会慢慢的消退,只会留下一些色素,皮损部位会有一个圆盘形的凹陷。一些孩子的结节液化后会有油状的液体,这是一种很少见的现象。

3、多器官损伤

这种疾病可能会影响到身体的各个重要器官。*疸,肝大,肝功能异常,消化道出血。骨髓的累及可导致一段时间的骨损害,中度到严重的贫血,甚至是全血象的下降。持续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力衰竭。中枢神经系统会出现痉挛、精神障碍、癫痫等症状。肾损伤可能导致一段时间的肾功能衰竭。

03小儿结节性脂膜炎的检验

1、预期检验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全身不适、红斑样的皮下结节、斑块等情况,医院就诊。医生先做身体检查,以了解孩子的总体状况。可以进行血沉检查、血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X线检查、B超检查、病理检查、淀粉酶、脂肪酶检查等检查。

2、体检

医生会先给孩子做呼吸、脉搏、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检查,再看皮肤的颜色、是否有皮损、皮下结节的部位、大小、质地、有没有触痛、脾脏肿大、淋巴结肿大等。

3、化验

(1)血沉试验

结果显示,血液沉淀加快。

(2)血常规

贫血、白细胞减少、嗜酸细胞增加。

(3)肝、肾的化验

肝肾受累时会出现肝肾功能异常。

(4)淀粉酶及脂肪酶的测定

合并胰腺病变的患者,急性期血和尿淀粉酶增高,血清脂酶水平增高。

(5)其他

结果表明,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高,血浆补体水平下降,淋巴细胞转化能力下降。

4、影像学检查

(1)X线摄影

可以用来检查肺部的病变。胸片上的影像学检查显示,肺门和支气管周围淋巴结的扩大,间或有少量的胸水,肺组织中有点片状影。

(2)B超

可见皮下结节,病变周围有弥漫的实质状组织,可见皮下空隙增厚。

5、病理学检验

病理检验对诊断有帮助。早期皮肤损害,可见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并伴有局灶性的脂肪坏死。在中期,有组织细胞浸润,并伴有肉芽肿及继发性的炎性改变。晚期,成纤维细胞在小叶间生长,并取代残余的脂肪组织,最终完全纤维化。

04小儿结节性脂膜炎的诊断

1、判别原理

综合血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病理学检查等检查,再综合考虑儿童病史、发热、全身不适、红斑样皮下结节、斑块等可确诊。在确诊时,需要排除结节性红斑、硬红斑等。

2、诊断

(1)结节状红斑

春天和秋天是最容易发生的。大部分的结节仅限于小腿伸侧,呈对称分布,不破裂,3-4个星期后会自行消失,消失部位没有盘状凹陷。没有任何器官损伤,身体症状较轻。

(2)红斑硬瘤

皮肤为暗红色,一般发生在小腿屈侧中下部,在破溃后会出现穿刺性溃疡。病理组织检查显示有结核菌。

(3)皮下脂肪性肉芽肿

此病变在消退后没有残留的萎缩性凹陷。没有任何的全身症状,并且有自我修复的趋势。

(4)结节状血管炎

主要侵犯的是中度的皮下血管,以静脉为主。结节多见于下肢,沿着血管分布,全身症状较轻。组织学观察发现有肉芽组织的变化,并有血栓在血管中出现。

05小儿结节性脂膜炎的医治

1、治疗原理

对于该病,目前还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案,应首先清除病因,再进行药物治疗。为了临时的控制症状,经常应用糖皮质激素。对病情较重的儿童,可以使用免疫抑制剂。

2、综合疗法

清除可疑的原因,例如清除感染的病灶,停止使用可疑的过敏药。

3、药品疗法

(1)非类固醇类消炎药物

该药能缓解发热、关节酸痛、全身不适等症状。常见的有吲哚美辛、阿司匹林等。儿童有胃溃疡时要注意服用。

(2)糖皮质醇

比如泼尼松能减少机体的免疫反应,减轻皮肤结节、发热等症状。如果病情突然恶化,需要及时治疗。病*感染、消化性溃疡、肝功能不全、皮肤霉菌感染、结核菌感染等均应慎用。

(3)免疫抑制剂

能够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减轻病症的发生,主要是针对严重的儿童。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硫唑嘌呤、羟氯喹、氯喹、沙利度胺、环磷酰胺、环孢素等。

结语:多器官病变可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并可致人死亡。该病的预后各不相同,仅有皮肤症状的患者,往往会在多年的反复发作中逐渐好转,而有脏器损害的患者,其预后和死亡率较高。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症状可以得到改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