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树平医生进行学术报告
谭树平医生首先指出,瘤颈区域解剖面临的问题包括:
①如何预先评估瘤颈周围复杂解剖关系;
②术中如何解剖瘤颈,控制腹主动脉近心端;
③如何保护肾动脉,维持肾脏灌注;
④肾动脉损伤后处理。针对这些问题,谭树平医生一一阐述了自己的处理经验,并列举一例58岁腹主动脉支架植入术后4年,间断寒战高热2年的男性患者,详细介绍了病例的处理情况,最后总结,瘤颈区域解剖是感染性动脉瘤手术的重要步骤,临床中医生可根据病史和影像学资料判断术中出现的各种可能,备好应对措施。
//鲁城然:感染性腹主动脉瘤——髂血管区解剖的困难和陷阱//鲁城然医生进行学术报告鲁城然医生带来了一则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病例,以实战病例剖析总结出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外科治疗充满挑战,髂血管区域解剖错综复杂,需耐心与技术兼备,同时可综合应用开放与介入手段,寻找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患者为68岁男性“间断发热1月余,腰背痛1月”,既往高血压10年余,规律口服药物治疗,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同时合并重症感染(脓*症休克,低蛋白血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高血压Ⅲ级(极高危)。考虑患者已有明显休克,拟行双侧腋-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切除术治疗。
然而,术中遇到以下问题:
①瘤体巨大,难以控制髂内动脉;
②输尿管解剖困难;
③动脉瘤与髂静脉关系密切;
④后腹膜感染,完全清创困难。
综合分析患者病情和髂血管解剖结构后,栓塞双侧髂内动脉,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预后良好。//王振峰:腹主动脉瘤术后人工血管感染病例分享//王振峰教授进行学术报告
医院王振峰教授分享了一则腹主动脉瘤术后人工血管感染病例,患者为39岁男性主因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后10年,间断高热5年入院,结合患者病情、病史、体征、检验及血管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考虑患者腹主动脉人工血管感染诊断明确,因病变周围出现感染灶,再次植入移植物或自体血管成为禁忌,选择腋-双股动脉解剖外径转流治疗。术后患者仍有腰椎感染,转骨科全麻下行经后路腰5骶1椎间隙病灶清除+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恢复良好。
随后针对病例王振峰教授抛出2点疑惑:首次从腋双股处开腹,椎间隙感染何时处理最佳?单腋双股与双腋双股手术哪种更为合适?引发了在场专家的激烈讨论、学术碰撞。
//朱盛兴:腹主动脉移植物感染ESVS指南解读——腹主动脉部分//朱盛兴医生进行学术报告
朱盛兴医生对欧洲血管外科学会(ESVS)发布的《ESVS临床实践指南:血管移植物和支架感染的管理》腹主动脉部分分享了心得体会,内容涵盖发病率、临床表现和检查、治疗相关。并在最后梳理了目前指南推荐意见:?穿刺引流是治疗手段之一,但不是最佳治疗(ⅡbC);?合适的患者,需要彻底清创和移除移植物(ⅠC);?对于腹主动脉移植物或内移植物感染患者,应考虑采用自体静脉原位重建(ⅡaC)?其他移植材料原位重建可备选(尸体、银、利福平、牛心包材料)(ⅡaC)。//王吉阳:开放病例讨论//王吉阳医生进行学术报告
王吉阳医生汇报了一则蓝趾综合征、同侧主髂动脉瘤、对侧人工血管旁路术后闭塞、支架术后闭塞病例,患者至今已陆续就诊12年,手术治疗5次,病情一波三折。
患者为73岁男性,以“突发右足麻木、皮温降低、紫绀5天,加重伴垂足3天”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口服药物控制血压平稳;年突发脑梗,右侧肢体肌力减弱。患者年至年就诊经历如下:
患者就诊经历
本次入院后,查体,行CT、ABI和CTA检查后初步诊断为蓝趾综合征、右足趾溃疡坏疽、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右侧髂股动脉瘤、左侧髂股动脉瘤术后、腹主动脉扩张、高血压病、陈旧性脑梗死。
开放讨论重点:
①患者可能的最终诊断?还需要完善什么检查?
②下一步治疗计划?右下肢髂股动脉瘤治疗方案?左下肢是否同期处理?处理方案?经过现场专家的交流、探讨,最后建议患者先行免疫系统相关检查寻找动脉瘤病因,同时保守治疗进一步观察病情,在合适的时机行开放手术重建股深、股浅动脉。
本期查房,各位专家聚焦“腹主动脉移植物感染”传授了临床实战经验,分享了最新指南推荐,整场直播专家们更是围绕一个个难点、热点充分进行交流、讨论,相信通过联合查房系列活动定能使临床医生在不断学习交流中精进技术,期待下期精彩内容!
推荐阅读联合查房丨京晋豫三地连线,共谋移植物感染防治之策
-08-19
医院携手医院,聚焦主髂动脉病变
-08-03
●专家介绍●李拥*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研究生导师。目前担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主髂动脉组组长、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健康医学分会副会长、北京医师协会血管外科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学会风湿病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等二十多家学术机构职务。担任《中华血管外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ChineseMedicalJurnal》等十多家杂志的编委或审稿人。
在多发性大动脉炎、主动脉夹层、胸腹主动脉瘤、外周动脉瘤、内脏动脉瘤、颈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布加综合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的微创介入、开放手术和药物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在大动脉炎的外科治疗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共承担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目前共承担十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30余篇。
管强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山西省医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肺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主髂动脉学组副组长;医院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卫生计生委“百千万卫生人才培养工程”骨干精英人才。
*普
副主任医师,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学硕士,在读博士。
学术任职: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协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中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颈动脉学组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河南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河南分会静脉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委;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河南分会糖足与创面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河南省医药信息学会务理事兼秘书长;河南省医药信息学会周围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微循环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血管外科学分会第一届下肢动脉糖尿病足学组副组长;河南省卒中学会颈部血管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呼吸与危重症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常务委员;郑州市医学会周围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郑州市介入诊疗质量控制中心委员;
专业特长:主攻血管外科临床、科研、教学;熟练掌握下肢静脉疾病微创治疗、深静脉瓣膜成形术、腘静脉嵌压松解术及外周动静脉血管疾病开放及介入治疗,如: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下肢缺血性疾病、颈动脉狭窄介入及开放手术治疗,慢性顽固性创面全程管理以及各种血管外科急重症的救治。
编辑:葡萄
审校:医介医学顾问组
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放送
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