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肝癌靶向治疗及新兴的免疫治疗的出现,肝癌系统治疗进入了多元化、多模式时代,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得到了大大的延长,肝癌全程管理的排兵布阵也逐渐成为值得深入探讨的临床议题。
第十七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期间,新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年版)》正式发布,靶向药物索拉非尼和瑞戈非尼的序贯治疗方案被推荐用于IIb-IIIb期,将有望为肝癌患者带来26个月的生存获益。此外,国家新一轮医保目录公布,索拉非尼成功续约并且价格再一次大幅度降低。目前,索拉非尼和瑞戈非尼是唯一获得国家医保报销的序贯治疗方案。为此,本报特别邀请海**医大学医院周伟平教授分享了他对于肝癌全程管理的体会和心得。
海**医大学医院周伟平教授
周伟平教授专访视频
肝癌靶向治疗理念不断更新,荟萃分析夯实索拉非尼术后治疗地位《论坛报》:今年ESMO-ASIA期间由您的团队发布的一项荟萃分析入选壁报展示环节,结果显示索拉非尼是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的HCC患者的有效的术后治疗,该研究为肝癌术后临床实践带来哪些提示?周伟平教授:索拉非尼上市十多年来,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数据已经有力证实了其在中晚期肝癌患者中的疗效。本人所在中心开展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提示,索拉非尼用于高危人群的术后抗复发治疗,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开展荟萃分析,纳入了近年来发表的索拉非尼术后治疗的相关研究,包括随机对照研究(RCT)、前瞻性或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来源为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等。荟萃分析共计纳入名患者,入组人群中包括肝癌伴门静脉癌栓(PVTT)和伴微血管侵犯(mVI)等相对早期的人群。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包括肿瘤复发率、无病生存期、死亡率和安全性。
荟萃分析的结果显示,与不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相比,肝切除术后使用索拉非尼治疗能够显著延长OS(HR=0.69;95%CI:0.52-0.93,P=0.):
同时,肝切除术后使用索拉非尼的患者,肿瘤复发率更低(RR=0.91;95%CI:0.83-0.98;P=0.):
此外,相较于肝癌伴PVTT的患者,不伴PVTT的肝癌患者术后辅助索拉非尼的疗效更优。此次荟萃分析入选ESMO-ASIA,意味着以索拉非尼为代表的靶向药物治疗开创了一个新的途径和方法,有望在今后肝癌术后临床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我们也期待此项荟萃分析的全文发表。
索拉非尼序贯瑞戈非尼切实提升生存获益,纳入医保更好助力诊疗《论坛报》:瑞戈非尼是目前唯一获批的肝癌二线的标准治疗药物,您如何看待其在肝癌基础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应该如何合理的运用一线+二线的治疗模式来帮助病人带来更佳的生存获益?周伟平教授:肿瘤序贯治疗理念由来已久,不仅局限于肝癌,在其它癌种已有诸多探索和应用。既往,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手段相对有限,索拉非尼是标准的一线治疗方案。RESORCE研究之后,瑞戈非尼被列入标准的二线治疗推荐。研究表明,肝癌患者服用索拉非尼进展后序贯瑞戈非尼治疗,中位生存期可达26个月,这个结果在年发布的多项真实世界研究中也得到了一致性的验证。
国家新一轮医保目录于近日公布,索拉非尼成功续约并且价格再一次大幅度降低,将为更多患者带来生存获益。无论是肝癌患者,还是临床医生,都希望有疗效确切、治疗经济负担低的治疗选择。相信随着国家医保*策的不断落实,会进一步提高肝癌患者的治疗可及性,带来更多生命的希望。
(本文由周伟平教授审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