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国内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JAK抑制剂市场热闹非凡:正大天晴9月26日托法替布首仿上市,不到一个月,10月23日齐鲁制药该产品仿制药紧随其后获得批准;继去年8月托法替布核心的化合物专利被全部无效之后,该药物的关键晶型专利也于年11月6日被全部无效;11月28日托法替布通过谈判进入新版医保目录。6月24日,礼来的巴瑞替尼获得批准进口上市。貌似风平浪静之下的JAK抑制剂处处存在着激烈竞争的暗涌。
「新药前沿」专题系列“JAK抑制剂”通过5篇文章,分别从上市药物,新药研发,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安全性,专利保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JAK抑制剂做系统梳理。自上世纪末以来,生物疗法席卷了类风湿性关节炎(RA)药物市场。抗肿瘤坏死因子(TNF)单克隆抗体药物在年代后期问世,并迅速成为全球知名药物类别。该领域中,在过去10年,连续多年荣膺全球“药王”的修美乐(阿达木单抗)可能很快取代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成为新一代“史上最畅销药物”,更是吸引着制药行业的眼球。
生物疗法尽管在RA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其仍存在局限性:如即使专利到期,制造成本仍然很高;需要肠胃外给药;需冷链运输储存;固有的免疫原性。
随着研究者对RA免疫系统了解的不断深入,制药行业已经确定了未来免疫疗法的潜力靶点:小分子JAK抑制剂药物正成为RA一线治疗选择而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