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近年来,脊髓损伤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脊髓损伤是脊柱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往往导致损伤节段以下肢体严重的功能障碍,针对脊髓损伤的治疗和康复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的一大课题,年过六旬的覃老先生便是因为脊髓损伤,至今已瘫卧病床两年有余,辗转求医却迟迟不见改善......患者信息
姓名:覃老先生(化名)年龄:60岁籍贯:广西省入院时间:年8月刚刚迈入花甲之年覃老先生,命运给他的晚年生活开了场“玩笑”,两年前,覃先生外出时不慎跌倒,颈背部严重受伤,随即出现四肢肢体活动、感觉障碍症状,被路医院就诊,相关检查结果显示:C3-C5骨折并伤及相应脊髓段。考虑到病情危重,覃老医院继续救治,并接受了颈椎内固定手术,术后采取一系列对症治疗,随后转至康复科,住院半年后病情稳定予以出院,出院时仍遗留肢体无力、四肢活动、感觉障碍、肌张力高、排便障碍等症状,给老人带来了深刻的痛苦。患病期间,覃老先生规律服用药物和坚持康复训练,病情迟迟不见改观,这让一家人都笼罩在愁云之中,为帮助老人改善病情,覃老先生家人在了解到综合神经修复治疗后,陪同老人前往我院就诊。诊断:脊髓损伤后遗症脊髓损伤危害有哪些?
脊髓损伤通常是脊柱受到外力打击,导致脊椎骨折,引起脊髓受损。也可以是脊髓炎、脊髓肿瘤、脊髓血管病变等疾病的后果。
1、瘫痪:胸和腰的损伤导致下肢瘫痪,颈的损伤可导致四肢瘫痪。
2、感觉障碍:瘫痪肢体通常伴有相应的感觉障碍,甚至丧失。
3、大小便失禁:小便失禁十分常见,也常有排尿困难。大便便秘,也可失禁。
4、疼痛:不少患者出现损伤部位以下的疼痛。
5、肌肉痉挛:腰以上的脊髓损伤常常出现肌肉痉挛,影响肢体活动、护理,有时还可以引起疼痛。
6、压疮(褥疮):是最常见的脊髓损伤并发证,可以导致感染和活动障碍。
7、心理障碍:大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并由此加重病情。
8、其它:感染、自主神经调节障碍、异位骨化、呼吸困难等。
来源:有来医生
专家会诊
医生面诊时,详细询问了覃老先生病史,认真评估了最新检查报告,随即组织了多学科联合会诊,综合考量覃老先生病情状况,制定了神经修复+针对性康复的综合治疗方案。
治疗后
1、肢体力量增强
2、下肢肌张力下降
3、排便功能改善
力量增强
入院前,覃老先生肌肉力量不足,四肢乏力严重,经过综合神经修复治疗后,情况已经明显好转,覃老先生家人兴奋的对医生表示:“做第一次到第二次神经修复治疗后,他说(指覃老先生)感觉特别有力!”肌张力下降
治疗前,覃老先生同样面临着肌张力高的困境,主要表现为关节僵硬,活动能力极差,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经过综合神经修复治疗后,肌张力已显著下降,覃老先生表示:“感觉腿松一点了。”另外,困扰覃老先生良久的排便困难情况也有所改善,家属表示:“现在能拉出来了。”表明覃老先生已恢复正常排便脊髓损伤康复治疗越早越好
早期治疗可以有效地避免合并症,例如压疮、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也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态。
脊髓损伤的患者有强大的康复治疗恢复潜力。
一般来说,早期恢复的过程在数天到6个月内完成。其后的2年左右患者也可以有进一步恢复的机会。出现远端肢体的早期活动,例如脚趾的主动活动,往往预示良好的恢复潜力。
要注意痉挛的运动对预后没有价值。
瘫痪部位有感觉者,运动功能恢复的机会较大。感觉正常的部位,运动能力恢复的可能性超过50%。
积极参加功能锻炼是最强大的恢复因素。每个患者都要为1%的希望而做出%的努力。即使病史很长,但是只要没有经过康复训练,就一定有巨大的潜力可以发挥,这就是康复治疗的价值。
幻听、幻视、情绪不稳、耳鸣常伴......24岁小伙到底得了什么病?
期下肢力量恢复、麻木显著减轻,与脑出血病魔抗争3余年,神经修复让他重拾生活信心
推脑梗缠身大半年,辗转求医不言放弃,花甲老人终于告别头晕呕吐、双脚轻松抬高!
荐28岁小伙车祸后脊髓损伤,如今摆脱全身无力、感觉障碍,终于能稳稳坐起来了
点击阅读原文,与专家一对一交流
点个“再看”,一起为病友加油打气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